我的账户
寿县资讯网

自媒体资讯干货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立即登录

如尚未注册?

加入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000-0000

    电子邮件

    xjubao@163.com
  • APP下载

    寿县资讯网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寿县资讯网公众号

寿县资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最新消息!阿里被曝大裁员!一代新人胜旧人...

2022-09-02 发布于 寿县资讯网
搜搜电影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 https://www.sosody.org

这段时间,脉脉上传得最火的传闻大概就是阿里、鹅厂的裁员了。

今天主要想说下阿里的裁员。

从5月开始,阿里一直在脉脉上霸榜热搜,原因是大量阿里内部员工在吐槽被裁经历。

而且版本众多,有说20%有说30%甚至还有人说40%。

钉钉、CTO线、阿里云、淘特、淘系等BU,阿里几乎所有事业群都在近期被爆裁员。

那一轮最夸张的裁员传言是,阿里将裁员30%。

后经媒体向阿里核实,得到反馈是数据太过夸张,阿里不可能一下子裁掉近8万人。

据内部员工爆料,即便绩效3.75都有被裁的,而除了淘系被裁员工可能拿N+3,其它事业群的大部分都是N+1。

看得出来,不论高P还是新人,都有被裁风险。

隔一段时间裁一波人,阿里持续向社会输送人才。

“和其他互联网公司不同,阿里裁员的风格是‘小刀小刀动’,没等员工反应过来,一波就结束了。”

有网友调侃,滚动式裁员,可谓是阿里的新发明,不会大规模“集中毕业”,而是”常态化“裁员。

值得关注的是,阿里美股(薪资重要部分)已从去年2月319美元/股的最高点,一路自由落体式下跌,到昨天股价为91.99美元,下跌了六成。

这种情况下,裁员无可厚非。

行情好公司招人扩大,行情不好,减少人员缩减开支,以便公司更安全运作。

如果让阿里不裁员,有点强人所难,人迫不得已都要给钱做手术断臂保命。

而阿里给的补偿无疑可以说是丰厚的,有的人能给到N+3,这一点,就足以让很多同行羡慕了。

N+1是劳动法规定的,N+3就体现了企业的人性化,这10-20年,行业的员工吃足了红利,最后还能在行业难的时候,拿N+3,也是很让人羡慕的,要知道很多企业裁员是暴力的,甚至给不出补偿。

其实裁员这种事,相对没那么神伤的就是年轻力壮的了,拿钱走人还是很香的。

其次是家里有底的一线城市本地人,本身就欲望不大,有份工作挺好,没有也能活得舒舒服服。

最不开心的是给工作寄托了很多意义,面临人生重大关口(结婚,生子)的大龄北漂。

只要他们前几年没有加高杠杆,买千万的房子,在高峰接盘,现在也不至于太难。

互联网大厂裁员的消息一个接一个。

最近,有报道称在线问答社区知乎启动新一轮裁员,规模在20%-30%之间,周五通知周一走人,覆盖技术、商业化、教育和社区等多项业务。

惨烈点的说法是,大家都居家办公,被裁的同学被单独通知去现场谈了。

有爆料称,谈完之后还没开始签字,员工权限就给关了。

看到一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4月份,中国16-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已经上升到了18.2%。

这样就意味着,每10个青年人,就差不多有2个人失业。

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至6.7%,也创2020年3月以来新高。

来源于国家统计局

这意味着,16—24岁人口(青年)调查失业率,是平均总体失业率的3倍,且较上月上升2.2个百分点,达到有数据以来最高值。

大厂就像围城,外面的人想进去,里面的人想出来,每个人都是庞大运转机器上的螺丝钉。

大家都说内卷,卷是从何而来的呢,源于寻求或突破或者增长或者模式创新,不得不重复造车轮、互相厮杀pk内外部资源和内部的业务地盘,业绩结果好的团队吞并业绩结果不好的团队,时而有之。

聪明的人那么多,蛋糕只有那么大,卷来卷去卷的都是搬砖的同学。

这次的裁员很有可能改变互联网公司的底层逻辑,资本市场对互联网公司的估值逻辑都变了,意味着以后这些巨头没法不断烧钱去做根本不赚钱的业务了。

那么,这种形势下是就业难吗?

不是就业难,而是高质量就业难。

中国大学生难就业,和整体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失衡有很大的关系。我国作为吸纳劳动力主力的中小企业数量约有1100万家,相对于14亿的巨大人口体量而言是偏少的。

而且,整个社会风气太浮躁了,企业不愿意培养人才,把毕业生当作廉价劳动力,用完即丟,美其名曰保持企业活力,实为降低用人成本,压榨劳动者价值。

另外,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年轻气盛,自以为自己很有想法,很有能力,或者甚至根本在学校里就没学到什么东西,找工作一见工资起薪才三四千就很抵触,眼高手低却不自知。

国内产业结构不完善,产业结构的主体依旧是制造业,我国是制造业大国,却主要进行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,利润低,环境差,劳动力极易被机器替代,毕业生不愿去。不注重职业技能教育,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缺乏,职业院校毕业生社会认同低。

而高科技企业或者说高附加值企业数量占比少,市场垄断属性强,而这部分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少,这就供需不平衡了。

*文章内容来源三茅网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,谢谢!

1

鲜花
1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

请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

相关阅读

  • 寿县资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寿县资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寿县资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寿县资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寿县资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寿县资讯网
    1970-01-01
寿县资讯网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

相关分类
热点推荐
关注我们
寿县资讯网与您同行

客服电话:400-000-0000

客服邮箱:xjubao@163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寿县资讯网 版权所有

Powered by 寿县资讯网 X1.0@ 2015-2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