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视狗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://www.ysgou.org 原标题:博士意外发现秘密:DALL-E 2自创语言,人看不懂但能生成特定图像,可能会被用来搞事! DALL·E 2,这个AI竟然自己搞了一套秘密语言。 例如这两个非常奇怪的词组: Apoploe vesrreaitais(下文简称A) Contarra ccetnxniams luryca tanniounons(下文简称C) (翻译软件都会崩溃,可以去试试) 但到了DALL·E 2这里,画风却截然不同。 在它看来,A就是“鸟类”的意思,而C则是“害虫”之意。 于是乎,如果给DALL·E 2喂上一句:A eat C,那么它的打开方式就会这样: 清一色产出的图片,都是鸟吃害虫相关。 而且你要是跟DALL·E 2说,生成“两只鲸鱼讨论食物,带字幕”,结果会是这样: 图里的“Wa ch zod rea”,在DALL·E 2的词库里竟然是“食物”的意思! 此事一经曝光,瞬间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。 甚至还有人提出,有了这些秘密语言,可以绕开DALL·E 2的“违禁词过滤器”,从而生成一些有争议的图像了。 (搞事情!) 所以,关于DALL·E 2的秘密咒语,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 一次意外的发现 发现这个问题的是国外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。 他注意到DALL-E 2模型在遇到需要给出带文字的图像时,总是会出现一些奇怪的单词。 比如输入这句:“两个农民谈论蔬菜,带字幕(Two farmers talking about vegetables, with subtitles)”,就出来这样一张图像: 像是挺像的,不过这字幕写的啥啊,不是英语又不是法语的,太奇怪了。 “你给我翻译翻译什么这是?” 灵机一动的小哥把其中一个“单词”“Vicootes”当作描述丢给模型,没想到,出来这样一堆图像: 有萝卜、有南瓜、有小柿子……难道“Vicootes”就代表蔬菜? 有意思。 接着他又把气泡中的那一串“Apoploe vesrreaitais”扔给DALL-E 2,一堆鸟图出现了: “哦我明白了,这个单词代表‘鸟’,所以农民们似乎在谈论影响他们蔬菜的鸟类?” 看来DALL-E 2没有糊弄人…… “我发现了DALL-E 2的秘密语言!”小哥惊呼,继而打算再验证一下这是不是偶然。 还是刚才提到的鲸鱼讨论食物的例子中,小哥把那串“Wa ch zod rea”再输回去。 结果还真出来一堆吃的,而且还全是海鲜,符合鲸鱼们的“食性”。 DALL-E 2,真·诚不我欺。 更进一步,他用这些“咒语”搭配形容图像风格的词,看看DALL-E 2是否能正常解析。 结果也都没问题。看看这些“手绘鸟“、“卡通鸟”、“3D鸟”以及“线稿鸟”: emmmm,最后一张怎么混进来个蚊子? 先不管它了(一会再说)。 所以这个模型为什么要用这种秘密语言来表示呢? 为什么会这样? “DALL-E 2秘密咒语”话题之热,也引来了众多“解析侠”们的关注。 例如一位叫k1uge的网友便提出,问题出在了BPE(Byte Pair Encoding)身上。 BPE是自然语言语言处理中较为重要的编码方式之一,也是一种常见的token压缩方法,在很多大语言模型中都会涉及。 它的核心思路就是: 每一步都将最常见的一对相邻数据单位,替换为该数据中没有出现过的一个新单位,反复迭代直到满足停止条件。 举个例子。 如果要压缩“aaabdaaabac”这个单词,BPE就会先找出最常见的相邻字节对,即“aa”。 找到它之后,就可以用新的字节Z去代替,那么这个单词就变成了“ZabdZabac”。 同理,下一个最常见相邻字节对是“ab”,用Y来代替,单词会进一步被压缩成“ZYdZYac”。 再下一个最常见相邻字节对是“ZY”,用X来替代,最后单词就变成了“XdXac”。 …… 于是,基于这样的原理,这位网友查了下DALL-E 2针对“鸟类”所用的BPE。 它是这样的: apo, plo, e, ,ve, sr, re, ait, ais 而现实中很多鸟类的拉丁文学名,就有“apo”和“plo”的前缀。 例如Apodidae(雨燕)和Ploceidae(织布鸟),这两个单词属于鸟类的2种鸟科,每个科都有100余种。 像Apodiformes(雨燕目)是鸟类中最大的目,共有400余种。 于是这位网友便认为,DALL-E 2是从标有这些“学术用语”标签的图片中,获取到了关于鸟类的大部分信息。 或许这就是造成DALL-E 2秘密咒语的原因了。 但,事情还有反转 激动的博士小哥还专门写了一篇小论文讲述这个事情,还把这些发现都发在了推特上,引来数千网友围观,令大家直呼“Incredible”。 不过很快就有人亲自去试了一下,发现好像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。 比如代表“虫子”的那一串“Contarra ccetnxniams luryca tanniounons”,除了虫子,也会生成一些青蛙、牛或者鸽子的图像。 如果给这个描述再加上“cartoon”一词作为限定,生成的是一些“奶奶”,跟虫子完全不搭边?? “Apoploe vesrreaitais”倒是没问题,出来的还是一些鸟。 不过同样,一旦给它加上“cartoon”“3D render”这类词,又不对了,出来的是一些虫子。 (这和小哥最后那个例子里出现的蚊子也对应上了。) 代表蔬菜的“Vicootes”也是这样,单输没问题,一加上风格限定,出现的物种就变了;且基本可以说只符合“油画”“卡通”这些风格设定,跟前面的名词限定毫无关联,比如“Vicootes”+“painting”就是一堆纯风景绘画。 接着他还用同样的“两只鲸鱼谈论食物,带字幕”生成了一些图片,结果大部分文字都看不清,也没法转录。 最后找到一张这样的: 他用上面的”Evve waeles”再输入后,虽然得到了一张甜点照片,但出现了很多运动员、动物甚至水壶的照片。 还真的有点摸不着头脑了。 于是这位实验者就表示: 在我看来,这更像是一些随机的噪音,而不是DALL-E 2的秘密语言。 他艾特了博士小哥,希望他可以再给出相反的证据。 目前小哥还没有答复。 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讨论的话题,鉴于一些“咒语”和图像可以对上,如果真的是BPE码的话,那么真可能博士小哥所说: 有人用“白盒”方法解开这种规则,拿到一些违禁词的“咒语”,就可以绕过模型的过滤器了。 ![]() 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寿县资讯网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请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