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瓜影视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://www.nangua.run 01 最近看热搜,说周冬雨和刘昊然有绯闻。 虽然当事人双方都对这一消息沉默以对,但狗仔确实也放出了一些证据。 仅仅今年八月底到爆料前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,狗仔多次拍到周冬雨回刘昊然家过夜。 比如8月23日和8月27号,都看到周冬雨的车开进刘昊然家的小区,但最后只有司机独自离开。 此外,还拍到两个人一起吃饭。 一起打球。 打完以后,周冬雨坐司机的车走了,而刘昊然是骑摩托离开的。 最终都回到刘昊然家所在的小区。 为了证明这么多人巧合不是因为两个人住同一个小区,狗仔还放出一年前拍到的视频,证明周冬雨和父母一起住在广渠门,和现在拍到的这个小区相隔有五六公里的距离,车程大约二十分钟。 而且一年前,他们就拍到过刘昊然刷门禁进周冬雨家的小区,然后深夜才独自返回。 说实话,根据放出来的这些消息来看,两个人来往密切,相互拿着对方的门禁卡,着实挺甜的。 于是,有粉丝当即伤心了。 也有觉得挺好,表示支持的。 不过更多网友还是看起了热闹,试图从过去的采访和同框里找出各种细节,作为恋情的佐证。 发现还不少。 有同款手机贴纸。 还有同款风景画。 刘昊然在周冬雨杂志大片背景前合过影。 同台时的某些互动看着也很有氛围。 有人倒推到2019年4月,找到两个人接受杂志采访的花絮,说当时的对话就很暧昧很微妙。 还有人怀疑他们是在拍摄电影《平原上的火焰》时感情升温,因戏生情。 这种推测也有道理,娱乐圈这种情况不少。 毕竟演员们一起拍戏,就意味着至少有两到三个月的时间都会一起待着剧组,几乎是同吃同住。 如果碰到剧里有感情戏,还需要入戏找感觉。 这么几个月相处下来,每天朝夕相对,还要在戏里假装谈恋爱,假戏真做也蛮合理的。 而且,之前还有住在周冬雨对面的人爆料,说刘昊然去周冬雨屋里聊天喝咖啡。 反正网友们越挖越觉得细节不少,细思极甜。 02 不过,相较于恋情,我还是对他们曾经合作过的那部电影更感兴趣: 《平原上的火焰》 这部电影实在有些命运多舛。 剧组原定2020年1月底开机,但赶上疫情,拍摄计划推迟,刘昊然差不多是在3月初进的组。 最后是3月末正式开机,6月份全员杀青。 电影原本叫做《平原上的摩西》,改编自双雪涛的同名小说,讲了一个带些悬疑色彩的故事。(双雪涛也是《刺杀小说家》的小说原作。)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末的东北。 当时出现了一起针对出租车司机的连环杀人案,有位民警为了追查凶手伪装身份,结果重伤成了植物人;十几年后,民警当年遗失的手枪出现在另一起枪杀案中,多年前的悬案重新得到了关注。 另一位警察庄树开始调查两件案件背后的真相,他发现自己年幼时的邻居李斐似乎与案件有关。 小说里,庄树的母亲给李斐讲过摩西分海的故事。 出自《出埃及记》,说的是先知摩西带领人们走出埃及,前往应许之地,脱离苦境。 摩西也被视作小说中的重要隐喻。 然而,去年剧组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时,直接在开幕式现场宣布电影改名为《平原上的火焰》。 很多原著粉丝表示,改名让电影失去了意蕴。 当时有舆论认为是因为摩西涉及到“外国的神”,不得不改名;后期剪辑也会弱化相关内容。 对此,导演是这样解释的: “电影中火的元素很多,希望‘火’可以打通时空、打通情感,希望火能照耀到我们的生活中,给大家带来光明和力量。” 很可惜,改名后的电影也没能上映。 原本定档在去年平安夜,已经铺好宣传了。 做业内超前观影的时候,评价不错,好几位导演表示电影拍得很成熟,故事很完整。 原著作者也很满意这次改编。 一切都好,只欠上映。 结果临门一脚,电影官宣撤档。 至于撤档原因到底是什么,剧组也没提。 至于新档期是什么时候,至今无人知晓。 从那以后,电影官微也没更新过相关消息了,偶尔发微博都是祝演员生日快乐这些套话。 相关宣传更是一律暂停。 刘昊然和周冬雨拍完这部电影后,很快二搭了另一部电影《燃冬》,今年2月杀青。 如今,二搭作品已经贴片宣传,但《平原上的火焰》还是悄无声息,不知道能不能赶上今年。 让人忍不住长叹一声,怎么想看个电影都这么难。 03 不是只有这部电影遥遥无期。 我自己很期待的另外一部电影,《大圣归来》导演的新作《深海》,也迟迟无法定档。 无论你是否喜欢《大圣归来》,都无法否认这部电影给国产动画带了强心剂一般的效果。 导演田晓鹏后来一直没有推出新作,把全部精力都放在《深海》上,微博名字都改成了“深海异客”。 几年前,电影《姜子牙》片尾的联动预告,一经放出就得到了大量好评,尤其是通过“粒子水墨技术”呈现出的传统水墨画风格,视觉效果非常惊艳。 网友呼声也很高。 原本看导演的计划,应该是想赶今年国庆档,新版预告片也放出来了。 期待值拉满。 结果前几天,导演发了条“有点难过”的微博,还反复编辑很多次。 接着,电影就从国庆档中消失了。 官微的宣发节奏也放缓,几乎没有新内容。 这让期待已久的我也“有点难过”。 有人怀疑这和电影里频繁出现的克苏鲁元素有关,但谁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。 之前准备冲击国庆档的,还有另外两部电影:程耳的《无名》和俞白眉《中国乒乓》。 前者是历史题材,主演梁朝伟; 后者看名字就知道,运动题材,应该类似《夺冠》,由俞白眉的老伙计邓超出演。 现下也偃旗息鼓,看样子都准备择日再来。 再往前看,还有部等了很久的电影《不止不休》,贾樟柯第一次当监制,白客、苗苗、张颂文主演。 电影由真实故事改编,新闻类现实题材,白客饰演的主角是一家纸媒的实习记者,目睹了很多新闻的真相,也下定决心成为一名好记者。 因为好友的特殊经历,他把目光投向了乙肝病毒携带者,为这个庞大的群体写下了反歧视的“宣言”。 电影2019年11月开机,次年1月杀青,同年9月就放出了第一版预告。 入围过威尼斯电影节的“地平线单元”、多伦多电影节的“新发现单元”,反馈不错。 结果在国内准备上映时,颇为曲折。 第一次是在平遥电影展,临时通知取消放映。 第二年,片子又入围了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国产新片展,结果旧事重演,又取消一次。 反复取消直到现在,还是只能看预告片解馋。 不少新闻里提到这部电影的频繁延期,都下意识地把它与某些新闻现状联系到一起,但其背后究竟有怎样不得已的苦衷,旁人无处可知。 还有拍过《烈日灼心》的曹保平的另一部犯罪嫌疑片《涉过愤怒的海》,同属于“灼心系列”。 主线是一桩少女被害凶案,光看预告片就挺吸睛的,延续了曹保平一贯的现实主义风格。 原本宣传里的口径是2021年暑假上映,现在2022年的暑假都过完很久了,还是没听到消息。 不禁想问,曹导过去的几部作品如果晚了几年,是不是会和现在这部同一个结局。 前几天去电影院,看到张艺谋新片《满江红》上贴片了,但两年前的《坚如磐石》还在等。 也没有人能说清等的是什么。 还有更多例子就不一一列举了,应该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几部望眼欲穿的白月光吧。 想起导游田壮壮前阵子在采访里提到了自己筹拍几年的《鸟鸣嘤嘤》,做了很多准备,拍得很辛苦,每天都在研究怎么能在不砍树的前提下拍出自己想要的镜头,但如此艰难地拍完电影,却没了下文。 这让他觉得很无力。 04 也有很多观众觉得无力。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爱看国产犯罪片。 《白日焰火》、《烈日灼心》、《心迷宫》、《暴裂无声》、《解救吾先生》、《无人区》...... 每一部都觉得好看,而且非常有本土特色,有其他国家电影没有的独特气质。 但最近几年看不到类似的佳作了,唯一觉得好的就是《误杀》,但完全是翻拍,背景也不是中国。 或许也不单单是某个类型的片子越来越少,而是现在的电影类型越来越局限了。 我翻了一下最近正在上映的电影,要么是主旋律片,要么喜剧片,要么是亲情故事。 其它类别的非常非常少。 再看看今年国庆档,放眼看过去都是以主旋律为主,撤侨的、搞基建的、紧急救援的。。。 除此以外,只剩下老朋友《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》,也不知道现在的小孩还喜不喜欢这个IP。 当然,我们必须承认,主旋律题材同样能拍出好电影。像我前几天看的《万里归途》,就很精彩。 包括前几年的《红海行动》,以及《我和我的XX》系列,其实也有一些不错的呈现。 但是,艺术市场依然是需要百花齐放的,需要不同内容、不同题材、不同风格的作品供观众选择。 有选择才能盘活市场,让创作环境更活跃。 否则当市场被局限在单一的点,当题材逐步走向枯竭,整个电影行业很容易陷入窘境。 好比死水一潭,没有生机,没有活力。 只有让更加丰富的电影彼此碰撞,才能创造出更好、更优秀的经典作品,让整个行业发展起来。 无论如何,希望在电影院看到更多好电影。 可以看到一篇“性瘾者” ![]() 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寿县资讯网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请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