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癜风该如何治疗 今天要安利的是一本用唐诗串起来的日历,每日一首唐诗,每首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。 哪一天用什么诗,作者六神磊磊自有选择的方式。 比如:二十四节气。 现在因为科技的发展,可以预测到气温的变化,很多人几乎都不会关心节气。然而,在古代,人们十分重视节气,因为这和春耕秋收有着密切的联系。 很多的唐诗就和节气相关。 比如,在2023年1月20日,在二十四节气中属于“大寒”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。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,在岁终,冬去春来,大寒一过,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。 在中国一些地方,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,有很多重要的民俗,如除旧布新、制作腊味以及祭灶、尾牙祭等。尾牙祭,亦称“做牙”、“做牙祭”等。 这一天,作者用了元稹的《咏二十四节气诗.大寒十二月中》:大寒宜近火,无事莫开门。 春分用的是徐铉的《春分日》:仲春初四日,春色正中分。 夏至到了,该减衣服了:夏衣始轻体,游步爱僧居。 白露至,秋天来:“白云映水摇空城,白露垂珠滴秋月。” 大雪虽不如小雪雪大,仍然需要注意保暖:“瑞雪惊千里,同云暗九霄。” 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的冬至:“冬至至后日初长,远在剑南思洛阳。” 这本日历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反应出:节日。 情人节:“杨柳青青江水平,闻郎江上踏歌声。” 寒食节:“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” 寒食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,在那天要禁烟火,只吃冷食。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、踏青、秋千、蹴鞠、牵勾、斗鸡等风俗,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,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。 三月三上巳节女子们江边出游:“三月三日天气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。” 世界读书日日那天,是这句我们熟知的: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 重阳节:“但将酩酊酬佳节,不用登临恨落晖。” 古人写诗,一般都是两个目的:写景、抒情。其中借景抒情、寄情于景更是繁多,因此也留下了很多佳句。 形容春日美景: “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” 夏日的炎热: “火山六月应更热,赤亭道口行人绝。” 秋日的颓败: “秋阴不散霜飞晚,留得枯荷听雨声。” 李白眼里的金陵月下美景: “江花如绣颊,江火似流萤。” 王维笔下的田园风光: “漠漠水田飞白鹭,阴阴夏木啭黄鹂。” 是冬日雪景,也是白居易晚年的孤寂和对元稹的怀念: “君埋泉下泥销骨,我寄人间雪满头。” 抒情则是更多。 感叹时光易逝: “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。” “浮生恰似冰底水,日夜东流人不知。” “浮云一别后,流水十年间。” 意气风发,对未来一片憧憬: “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。” 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 也有屡试不得中后,佛系的豁达: “如今赢得将衰老,闲看人间得意人。” “晚年唯好静,万事不关心。” 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怡然: “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。深林人不知,明月来相照。” 众人皆“悲秋”,唯刘禹锡独“喜秋”: “自古闻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” 也有诗人与诗人之间浓浓的友情: 杜甫一梦李白,“故人入我梦,明我长相忆。”二梦李白,“三夜频梦君,情亲见君意。” 翻开日历,读着《每日唐诗》,就好像这些古老的诗句穿越了千年,和我们当下的情感产生共鸣,把诗意的人生过到每一天。 ![]() 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寿县资讯网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请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