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账户
寿县资讯网

自媒体资讯干货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立即登录

如尚未注册?

加入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000-0000

    电子邮件

    xjubao@163.com
  • APP下载

    寿县资讯网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寿县资讯网公众号

寿县资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中国第一巨人鲍喜顺:不听医生忠告执意生下一子,儿子现身高多少

2023-03-07 发布于 寿县资讯网
工具展 https://www.vipyidian.com/design/label/ztgongju

提到姚明,大家的第一反应,就是姚明很高,实际上,在这个世界上,有比姚明更高的人,他就是曾经被称为“中国第一巨人”的鲍喜顺。

鲍喜顺

鲍喜顺身高2.36米,比姚明还高十厘米,这个纪录保持了很多年,直到后来,身高2.46米的赵亮打破了鲍喜顺“中国第一巨人”的称号。

自然生长

鲍喜顺出生在1951年的内蒙古,他的家庭贫困,15岁之前,鲍喜顺和其他的小孩并没有什么差别,唯一的区别就是鲍喜顺总是吃得很多,并且没有饱腹感。

15岁之后,包喜顺的个子疯狂生长,本来他的家人觉得他个子高能干活,便没有多做注意,不料,鲍喜顺的身高长到了两米,还在不停地长,这才让他的家人警惕了起来。

鲍喜顺的家境贫寒,所幸的是,鲍喜顺是一个勤劳的、懂事的孩子,从小经常帮着父母做家务,因为家境贫寒,所以鲍喜顺读书只读到了小学六年级就结束了。

后来便一直帮助家里干活,再长大一点的时候,鲍喜顺就利用他个子高的优势,替别人干活赚钱贴补家用。

鲍喜顺虽然干活干得非常勤快,但是却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容易饿,而且容易吃不饱。

每次到吃饭的时候,为了不让其他家人没有饭吃,他总是尽力去克制腹中的饥饿,少吃一点食物,每次吃完饭,鲍喜顺都意犹未尽,期待着哪一天能够吃个尽兴。

虽然鲍喜顺总是压抑着他的食欲,但是他的父母最终还是发现了他饭量大的情形。

刚开始他们都没有注意,总觉着孩子干得活多,所以吃的饭也多,直到15岁,鲍喜顺的个子蹭蹭往上长,他们才意识到不对劲。

因为个子高,鲍喜顺在干活时便比他人有更多的优势,在找工作时,当地的建筑队尤其青睐他。

在修建房屋的时候,鲍喜顺总是不用梯子就能够到屋顶,因为他干活麻利,工作质量也很好,同时又十分能吃苦,一时间,越来越多的工作找上了鲍喜顺。

然而,高个子带给鲍喜顺的不仅有工作上的便利,还有无尽的烦恼。到了20岁,2.36米的鲍喜顺,因为忙碌的工作和高个子,早早患上了关节炎。

每天每时每刻关节炎所造成的疼痛,无孔不入地侵扰着他,为了治疗关节炎,鲍喜顺的父母卖掉了家中的一头羊,带他去沈阳看医生。

虽然医生并没有治好鲍喜顺的病,但是很幸运,鲍喜顺遇到了他的伯乐,一个军体区的教练。

这个教练就住在沈阳,鲍喜顺和他父亲看完病走在沈阳的街上时,正撞上这位教练。教练看到个子高的鲍喜顺,便觉得他是一个练习篮球的可造之材,忙上前搭话。

相互询问了几句,教练便向鲍喜顺说出了他的意图,他愿意花钱治好鲍喜顺的病,条件是鲍喜顺要参军,成为篮球队员。

听到有这样不用花钱就能治病的好事,鲍喜顺和他的父亲非常开心,鲍喜顺也很喜欢篮球,所以便毫无犹豫地答应下了。

兴败而归

待在沈阳两年,鲍喜顺感到十分开心,军队的伙食非常的好,鲍喜顺能够尽情地吃饱。

队员们对他也十分照顾,鲍喜顺怀着一腔爱国之心,想要在篮球上有所建树,他希望自己能够练习好篮球,为国家争光。

然而不幸的是,在这两年中,关节炎时刻折磨着鲍喜顺,因为疼痛,鲍喜顺经常不能和队员们一起练习,因为总是生病请假,所以鲍喜顺越来越跟不上练习的进度。

每天吃白饭,但不常练习,鲍喜顺对他自己的这种行为感到非常的羞愧。

他认为,不能够再这样浪费国家资源了,于是在沈阳待了两年后,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和军区告别,回到了生他养他的蒙古区赤峰市,回到了父母那边。

回到家时,鲍喜顺的个子已经高达2.36米,每日走在家乡的大街上,经常有人停下来用好奇惊叹的眼光去看他,纷纷压低声音议论,讨论着他的个子。

甚至还有人直接走上前来,掀开他的袍子,看下面的腿是否是真的。

看到小孩,鲍喜顺总是尽量避开,因为有时候那些小朋友会凑上前来摸他的腿,还有时候他的高个子会吓哭受惊的小孩儿。

慢慢地,鲍喜顺变得越来越沉默,除了平时工作,其他时间鲍喜顺总是安静地待在角落里。鲍喜顺和他的父母说,外面的人总是用异样的眼睛看着他,让他觉得非常的不舒服。

鲍喜顺并不喜欢当一个被别人嘲笑的小丑,所以只好把他自己藏匿起来,不让别人注意到。

尽管如此,鲍喜顺2.36米的高个子仍然引来了很多人的好奇,有数不清的记者从远方来到他的家中,对他进行采访,鲍喜顺总是一副不情愿的模样。

有一次在送走一个记者的时候,他无奈地说:“你们不要再来了,你们来了对我的生活也没有任何的影响,我仍然生活得很贫穷。”

这话语之间透露的都是鲍喜顺的心酸和无奈。因为病痛,鲍喜顺经常不能好好进行工作,父母老了以后,鲍喜顺便承担起家庭的重担。

因为病痛,鲍喜顺正常行走都是一个问题,为了减少行走时给身体造成的压力,他必须要拄着一个拐杖。

因为鲍喜顺个子高,脚掌大,很难在普通的商店上买到适合他穿的衣服和鞋子,所以在他母亲逝世之前,鲍喜顺所穿的东西都是由他母亲亲手所做的。

然而,人总有生老病死的一刻,鲍喜顺的母亲逝世以后,他所穿的衣服和鞋子都必须要靠他自己来完成。

为了生活,鲍喜顺只能够通过务农来维持正常的经济来源,虽然生活贫苦,虽然他总是生活在痛苦之下,但鲍喜顺仍然整理好情绪,重新再出发。

命运转机

然而,人生不止是曲折的,生命有低谷就有高峰,有失败就有机遇,在一年又一年的务农生活中,鲍喜顺逐渐调整好了心态。

不用农忙的时候就喂一些羊,每天赶着羊在辽阔的草原上看云卷云舒,心情也越来越平静。正在鲍喜逐渐满足于现状的时候,2004年,一位老板找到了他。

老板坦诚地和他说道,他们企业的火锅店正在做活动,希望能够请到形象合适的鲍喜顺当十天的迎宾,事情结束以后,一定会有丰厚的报酬。

听了老板的话,鲍喜顺做了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,在老板多次拜访后,他最后还是决定走出他待了很多年的乡村,到城市去接触一些新的事物。

为了迎合鲍喜顺的形象,老板找人定做了一身陈真服给鲍喜顺穿上,让鲍喜顺每日坐在店门口,微笑着招揽顾客。

本以为在做迎宾期间,可能会接受到很多的歧视,鲍喜顺没想到,在他成为迎宾的这十天里,顾客总是以善意的眼光去对待他,尽管有时候眼中饱含着惊讶,但对他却是没有恶意的。

无独有偶,鲍喜顺带着笑意的面容被人拍下来传到网上,一时间,鲍喜顺的形象大火,赢得了很多人的喜欢和关注。

在这短暂的十天,鲍喜顺一扫之前的阴郁,慢慢变得开朗、善言起来。他这才明白,原来,社会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带着歧视的眼光看待着他,在茫茫的人海中,还是善良的人居多。

十天结束以后,鲍喜顺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城市,回到家乡,回去以后,他仍然想念着当时的情景,于是,没过多久,鲍喜顺又联系上了老板。

他热心地询问老板需不需要员工,他愿意让他的侄儿去工作。

感受到了鲍喜顺的热心,老板连忙派车将鲍喜顺接到了城市中,并且为鲍喜顺租了一个房子,请他成为形象大使,公益日时在街头做宣传。

随着鲍喜顺的形象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众面前,越来越多的人前去采访他,其中有一名叫汤军的记者对他进行了连续的采访。

采访一经播出,便受到了很大的反响,汤军趁热打铁安排鲍喜顺参加了很多节目,包括探求鲍喜顺巨人的秘密。

有一天,汤军突然想到可以帮助鲍喜顺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。

于是在汤军的帮助下,鲍喜顺前往医院做了正规的检查,在检查中发现鲍喜顺之所以长那么高,是自然生长的结果,并不是患了巨人症。

巨人症是指生长激素分泌过多,因为巨人症是一种病,是一种不正常的身体发育,所以患了巨人症的人并不能够参加吉尼斯世界纪录。

然而经过内蒙古正规医院检查发现,鲍喜顺之所以长那么高,是自然生长的结果,并不是因为什么病症。

得出这一结论以后,汤军很快联系到了沈阳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申报中心,经过两年多的检测核实之后。

2005年,鲍喜顺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颁发的“世界自然生长第一高人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”。从此,鲍喜顺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了。

收获爱情

尽管获得了很多的关注,鲍喜顺仍然不满足于生活。眼看着已经到达了知天命的年龄,身边却仍然没有一个相知相爱的人,鲍喜顺的心中一片寂寥,他多么渴望有一个人来陪伴着他。

大概是身边人意识到了这一点,随着鲍喜顺的知名度慢慢变高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他说媒。

2007年,鲍喜顺在媒人的介绍下遇到了夏淑娟,两个人一见钟情,一拍即合,因为聊得来,所以便没有犹豫,只相处了一个月,便闪婚了。

鲍喜顺和妻子

在结婚时,两个人穿着朴素的衣服,鲍喜顺牵着夏淑娟的手,二人一步步走进殿堂。

尽管鲍喜顺比夏淑娟年长20多岁,包喜顺和夏淑娟的父母年龄差不多,但年龄的差距并没有影响二人的结合,这也正体现了二人对感情的忠贞。

结婚之后,两人经常同伴而行,亲密的模样,羡煞旁人。有了妻子,自然要开始考虑孩子,因为鲍喜顺个子高的原因,在生孩子之前,二人曾经考虑过是否要孩子的问题。

当时有一些专家曾经建议鲍喜顺不要孩子,因为新生的孩子可能个子会更高,生活或许会受到高个子的制约,而且如果孩子在母胎中就生长得过快,可能在母亲生产时对母体造成危害。

尽管如此,鲍喜顺和妻子仍然决定生下孩子,幸运的是,孩子生下来时八斤四两,体重和其他普通的新生儿并没有太多的差距。

只是在成长的时候,鲍喜顺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生长得比较快一些。

在记者拜访时,鲍喜顺一脸惊喜地对记者说道:“小家伙长得特别快,两个月的时候脖子就能挺直了,身体也比其他孩子壮。”

听见鲍喜顺说的话,他的妻子一脸打趣道:“儿子像父亲,看你长得那么壮,他肯定也不会差了。”两个人相视一笑,眼神中洋溢着幸福的感情。

夏淑娟对生下这个孩子感到十分满足,面对着记者,她羞涩地说,有机会的话,还想要生一个女儿,这样的话就儿女双全了。

随着这些年来孩子慢慢地成长,鲍喜顺和妻子对儿子的个子也有所期待,鲍喜顺和妻子希望儿子长高个子,在将来练习篮球,为国家效力。

继而又无所谓地对旁人说道,孩子长成什么样,他们都喜欢,不能给小孩太多的压力。

和他的父亲一样,如今,鲍喜顺的孩子已经13岁,在去年,小孩已经长到了一米六,远远高出与同龄的其他孩子,不知道今后这个孩子会不会长得更高更快,让我们带着祝福的心情期待吧!

1

鲜花
1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

请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

相关阅读

  • 寿县资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寿县资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寿县资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寿县资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寿县资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寿县资讯网
    1970-01-01
寿县资讯网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

相关分类
热点推荐
关注我们
寿县资讯网与您同行

客服电话:400-000-0000

客服邮箱:xjubao@163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寿县资讯网 版权所有

Powered by 寿县资讯网 X1.0@ 2015-2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