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账户
寿县资讯网

自媒体资讯干货

亲爱的游客,欢迎!

已有账号,请

立即登录

如尚未注册?

加入我们
  • 客服电话
    点击联系客服

    在线时间:8:00-16:00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000-0000

    电子邮件

    xjubao@163.com
  • APP下载

    寿县资讯网APP

   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扫描二维码

    关注寿县资讯网公众号

寿县资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1947年,军区参谋长出轨保姆枪杀妻子,毛主席得知后只说了8个字

2023-04-13 发布于 寿县资讯网
白癜风用什么药

1947年1月23日,黄寿发参谋长的妻子何茵竟死在自家院子里,手里还握着一把手枪。

这天,正是春节初二,晋察冀边区河间县黑马庄的军民们,载歌载舞,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。

突然,三声清脆的枪响传来,大家循声跑去,只见黄寿发参谋长家的房门大开,何茵躺在血泊中。

“谁干的?”在场的人充满了疑惑,谁敢在眼皮底下刺杀参谋长的妻子?

很快,有人认出了何茵手中的枪,似乎是黄参谋长的配枪。

而此时,警卫人员找到了在外面“散步”的黄寿发,将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给了他。

“没错,是我开的枪!”没想到,黄寿发表现得相当冷静,他不但承认是自己开的枪,还告诉大家是因为吵架后,自己冲动了。

可在外人眼里,他们是一对同进步共患难的革命眷侣,何至于开枪杀人?当大家还想继续发问时,黄寿发却什么也不愿意说了。

因为在他心里,自己革命了大半辈子,立下的功劳足以换回自己一条命。消息很快传到毛主席那里,他会怎么决定?黄寿发真的能保住命吗?

黄寿发,1911年生于福建新泉县,从小家境贫寒,给地主家放过牛,还跟泥瓦匠学过手艺,可全家辛苦劳作,一天到头还是吃不饱饭。于是,他小小年龄就非常憎恨剥削者。

1930年,朱毛红军会师后,部队恰巧经过黄寿发的家乡,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红军,成为彭德怀手下的一名战士。

他渴望文化知识,积极参加“扫盲班”,经常听首长们讲理论课,思想觉悟突飞猛进。

再加上,他非常机智勇敢,敢打敢拼,当年就入了党,不但成了“战斗英雄”,很快升为排长。

特别是,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磨练,黄寿发成长得愈发迅速。1937年,即被任命为115师的一个营长,深受副师长聂荣臻的器重。

在抗日战争中,黄寿发最擅长的就是以少胜多,面对比自己多几倍的日军,他也敢打,往往还能打赢。

他曾带领一个班伏击了日军的5辆卡车,自己的伤亡却很少。还创下3个连战胜日军百余辆汽车及10多辆坦克的战绩,缴获的武器物资更是数不胜数。

在黄土岭战役中,他下令炮毙日本高级指挥官阿部规秀,让日军不战而败,我军大获全胜。

从此,黄寿发名声大震,他的名字在晋察冀军区无人不知,日本人提起他则是咬牙切齿。

那时候,军区从上到下,对黄寿发的评价都是相当高的。

在下属眼里,他是平易近人的首长,行军打仗中和战士们同吃同住,从不搞特殊化,从而威望很高。

在上级眼中,他更是得到普遍认可。

“打仗勇敢,说话办事比较精干”,冀中军区司令员孙毅常这样评价黄寿发。

甚至,给了黄寿发直接汇报聂荣臻司令的特权:“以后有关战略方面的事情不必跟我汇报,可以直接找聂司令员。”

但是,人无完人,黄寿发的脾气暴躁,也是在军中出了名的。

随着职位的升高,他的脾气也见长了,人开始飘飘然,听不进一点相反的意见。

1942年,他在任平西十一军分区司令员时,就曾因打伤下属被撤职。

当时,他和副政委肖文玖工作分歧较大,经常发生争吵。

有一次,有个干部看不下去,帮肖政委说了几句话,他挥拳就打在人家脸上。

幸好,聂荣臻司令爱才如命,黄寿发虽然没了职务,还是让他代替生病的杨成武,指挥了对抗日军“百日大扫荡”的战斗。

或许,黄寿发天生就是打仗的奇才,这次战斗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战绩,他再次被重用,当上了冀中军区的副参谋长。

本应吃一堑长一智,黄寿发却丝毫没有悔改之心,反而愈加觉得自己了不起,即便犯了错误,也只是“大事化小”。

所以,他不但继续我行我素,思想更是从深处发生了质的变化。黄寿发的变化,不光是表现在工作中,在家庭中也不知不觉得表现了出来。

妻子何茵平时工作很忙,偶尔回家时,发现了丈夫的“不正常”。

那么,到底是怎样的不正常,竟然给她招来了杀身之祸?

何茵是天津人,她的父亲是当地的富商,从小衣食无忧,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,深受革命思想的熏陶。

1938年,她义无反顾地离家,孤身来到延安参加革命,并被组织派去学习了无线电发报技术,成为冀中军区的一名电台报务员。

1939年,在军区同志的介绍下,她和黄寿发认识了。

第一次见面,黄寿发就被她身上的书香气吸引,展开了猛烈追求。

当时,28岁的黄寿发在军区名气很大,又对何茵殷勤有加,表现得既成熟又稳重,两人关系逐步升温。

1939年,他们走进了婚姻。两个人互帮互助、同甘共苦,携手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,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。

1945年抗战胜利后,何茵被提拔为冀中军区的电台指导员,工作更加忙碌,无暇照顾年幼的女儿,两个人商量后,决定请一个保姆帮忙。

于是,年轻的单洁英走进了他们的家里,单洁英在照顾女儿之余,对黄寿发更是体贴倍至。

黄寿发那颗不安分的心似乎找到了落脚处,他很快和单洁英搞到了一起。

1947年年初的一天,何茵工作之余,匆忙地回到家里,没想到撞到了丈夫与保姆的不堪,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
黄寿发在她心里的高大形象瞬间倒塌,她赶走保姆后失声痛哭,一时间不知所措。

相反,黄寿发却表现得异常镇定,虽然知道自己错了,但仍不死心。

其实,何茵回家是想告诉丈夫自己怀孕了。

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,何茵努力让自己镇静,为了女儿和肚子里的孩子,她指着黄寿发说:

“马上和这个女人断绝一切联系,否则就汇报给组织。”

说完,她哭着跑回了工作岗位,更加拼命地工作,不给自己有丝毫的喘息。

可黄寿发比谁都清楚,他所犯错误的严重性,是足以让他失去一切职务,甚至解甲归田。

何茵那句“给汇报给组织”,时不时冒出来,让他坐卧不宁。

“杀了她!”这个想法刚冒出来,他也被自己吓了一大跳,但很快静下心来。

1947年元月21日,黄寿发找来警卫员边振海,命令他借机杀害何茵。边振海一时愣住了,却很快拒绝了黄寿发的要求。

边振海同样是受过党教育的战士,即便是首长,他也不愿意助纣为虐,还适时地对黄寿发讲了一番道理。

鬼迷心窍的黄寿发不但不听,反而威胁边振海:“不许告诉别人,否则......”

他决定一不做二不休,亲自出手。

于是,黄寿发托人叫回了妻子,在妻子的质问中掏出手枪,对着她连开三枪。

看着同甘共苦8年的妻子倒在血泊里,他没有丝毫的伤心与后悔,反而把枪塞进妻子手里,扬长而去。

当大家找到他时,他马上就承认:“是我开的枪。”但他却不承认是自己打死了妻子。

“我是开了第一枪,当时的确是在气头上,但我没有杀死她,谁知何茵一把抢过枪,朝自己连开两枪,正中要害。”

在面对审讯的首长时,黄寿发脸不红心不跳地说着谎话。

突然,孙毅把两张纸拍在他面前:“好好看看,看你干得好事!”

黄寿发一看,顿时蔫了。

那么,这两张纸到底写了些什么?黄寿发会坦白吗?

其中一张纸上,是何茵的尸检报告,看着何茵死去时腹中还有胎儿,黄寿发崩溃了!

另一张纸上,则是黄寿发警卫员边振海的证词,他更是无言以对,只得承认了自己的罪行。

随后,黄寿发马上被关了起来,这件事在晋察冀边区也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
有人认为他罪该万死,理应马上枪毙。也有人认为,他参加革命18年,立下屡屡战功,功过相抵,应该罪不致死。

就这样,这个案子一放就是一年,黄寿发虽然被一直关押着,但他一直认为,自己的功劳足够抵消杀人的罪过,毛主席肯定会留他一条命的。

时间很快来到1948,这一年是解放战争的关键一年,国内战场已由解放区推进到了国民党统治区,毛主席将所有精力投入到了战略方针的制定与研究中。

5月,毛主席来到了太行山东麓的西柏坡,与几位书记会合,商讨冬季在东北战场与国民党的大规模战斗。

大战前的关键时刻,毛主席无意间翻到了尘封已久的黄寿发案卷,越看越气愤。

他的思绪被拉回到了1937年,当时,抗日军政大学的一队长黄克功逼婚不成,竟枪杀了学生!

面对黄克功“希望功能抵过”的来信,毛主席只回了15个字“功就是功,过就是过,法是不能容情的!”

时隔10年,面对黄寿发的罪行,毛主席同样写下了8个字:不能原谅,执行枪决!

很快,晋察冀军区的军法处正式公审了黄寿发,最终判处他死刑。

黄寿发面对判决结果,他没有提出“上诉”,只是提了两个小小的请求:

一个是,他想死在阜平,一个他打了8年抗战的地方。另一个,希望组织能照顾好他的女儿,女儿是他唯一的牵挂。

就这样,1948年7月,37岁的黄寿发在阜平被执行了枪决,他的女儿也被杨成武首长接回家照顾。

后来,杨成武出于对孩子前途的考虑,多次找组织申请,希望组织能看在黄寿发曾经对革命的贡献上,把黄寿发的女儿当做烈士子女来对待。

组织上通过深入研究,同意了杨成武的申请,毕竟功是功,过是过。

就这样,这个可怜的孩子享受到了烈士子女的待遇,得以在军队干部子弟学校读书、成长,最后考上大学,成为国家的栋梁。

黄寿发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,战绩辉煌,结局却令人惋惜。

1955年,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军授衔的名单里,当时晋察冀军区的8个纵队首长中,7个人榜上有名。

郭天民、黄永胜、杨成武、赵尔陆被授予开国上将。陈正湘、詹才芳、刘道生被授予开国中将。

黄寿发,他本应也是其中的一员。

但是,很遗憾,他没有倒在枪林弹雨中,却因政治觉悟偏离,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,最终在正义的审判下被处决。

“功是功,过是过。”

我军之所以能取得最终的胜利,正是因为党纪严明公正,立足于人民,服务于人民,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。

无论是战争年代,还是和平年代,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,才值得我党及全国人民信任。

1

鲜花
1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

请发表评论

全部评论

相关阅读

  • 寿县资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寿县资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寿县资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寿县资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寿县资讯网
    1970-01-01
  • 寿县资讯网
    1970-01-01
寿县资讯网

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

相关分类
热点推荐
关注我们
寿县资讯网与您同行

客服电话:400-000-0000

客服邮箱:xjubao@163.com

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寿县资讯网 版权所有

Powered by 寿县资讯网 X1.0@ 2015-2020